碳纖維是由片狀石墨微晶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的所謂“亂層”結構,通常也把碳纖維的結構看成由兩維有序的結晶和孔洞組成,其中孔洞的含量、大小和分布對碳纖維的性能影響較大[7]。碳纖維各層面間的間距約為3.39~3.42Å,各平行層面間的各個碳原子,排列不如石墨那樣規(guī)整,層與層之間借范德華力連接在一起。
2、性能特征
碳纖維的化學性能與碳十分相似,在空氣中當溫度高于400℃時即發(fā)生明顯的氧化,氧化產物CO2、CO在纖維表面散失,所以其在空氣中的使用溫度不能太高,一般在360℃以下。但在隔絕氧的情況下,使用溫度可大大提高到1500~2000℃,而且溫度越高,纖維強度越大。碳纖維的徑向強度不如軸向強度,因而碳纖維忌徑向強力(即不能打結)[8]。
碳纖維有通用型(GP)、高強型(HT)、高模型(HM)、高強高模(HP)等多種規(guī)格,其性能指標見表3。
表3 碳纖維的規(guī)格與性能
規(guī)格 |
高強型HT |
高模型HM |
通用型GP |
高強高模型HP |
直徑/um |
7 |
5~8 |
|
9~18 |
強度/(×103Mpa) |
2.5~4.5 |
2.0~2.8 |
0.78~1.0 |
3.0~3.5 |
模量/(×103Gpa) |
2.0~2.4 |
3.5~7.0 |
3.8~4.0 |
4.0~8.0 |
伸長/% |
1.3~1.8 |
0.4~0.8 |
2.1~2.5 |
0.4~0.5 |
比重/(g/cm3) |
1.78~1.96 |
1.40~2.00 |
1.76~1.82 |
1.9~2.1 |
碳纖維有如下的優(yōu)良特性:① 比重輕、密度??;② 超高強力與模量;③ 纖維細而柔軟;④ 耐磨、耐疲勞、減振吸能等物理機械性能優(yōu)異;⑤ 耐酸、堿和鹽腐蝕,可形成多孔、表面活性、吸附性強的活性碳纖維;⑥ 熱膨脹系數小,導熱率高,不出現(xiàn)蓄能和過熱;高溫下尺寸穩(wěn)定性好,不燃,熱分解溫度800℃,極限氧指數55;⑦ 導電性、X射線透過性及電磁波遮蔽性良好;⑧ 具有潤滑性,不沾潤在熔融金屬中,可使其復合材料磨損率降低;⑨ 生物相容性好,生理適應性強。
碳纖維力學性能主要是抗張強度、彈性模量和斷裂伸長等3個參數,變異系數即CV值= 標準偏差/平均值×100(%) ,碳纖維的CV值是設計構建的一項重要指標,如果碳纖維的CV值較小,涉及碳纖維拉伸強度等利用率高,可充分發(fā)揮其增強效果。在使用碳纖維時,大多制造成復合材料的結構件。對于同一性能的結構件,碳纖維的CV值越小,用量少,增強效果好;如果CV值較大,用量較多,構件笨重,增強效果差。表4為民用碳纖維的力學性能[9]。
表4 民用碳纖維力學性能
項目 |
拉伸強度/ GPa |
彈性模量/ GPa |
伸長率/ % |
碳纖維 |
3.30 |
230 |
1.52 |
CV值/ % |
3.75 |
0.95 |
- |
由表4可看出,所生產的碳纖維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模量,而伸長率較低,表明該材料具有較大的剛性;同時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的CV值都較低,表明材料的均一性較好。